分类目录归档:观影记

双11入手好物

买了一台4K显示器,必须推荐。

U27N3C,27寸,4K60HZ,多方向旋转调节,可升降,可竖屏。

带2个喇叭,对我这种木耳朵完全够用。

自带很多的接口,USB3.2,DP,HDMI,耳机插孔,USB-C,相当于内置扩展坞,可以接鼠标键盘U盘移动硬盘等等。

最棒的卖点是,USB-C自带90W充电,一根Type-C的线,既能充电,又能传视频和音频,桌面强迫症的福音。

意外发现,Surfacego的USB-C口居然支持4K60HZ输出,让这台Surfacego重新焕发青春。

因此看完了《大江大河》第一部,良心好剧,和4K显示器一样,吹爆推荐。两年前看完了阿耐的原著小说《大江东去》,一直念念不忘,电视剧版难得没有大改,只是精简枝叶,局部美化,更适应电视剧的受众群体。小说+电视剧,找到了当年看《平凡的世界》的感觉。

《卡波特》《飞越疯人院》《天边一朵云》


《卡波特》 一部讲述美国社会真实事件的电影,对于我等局外人,看完后总要在网上查点资料搜点旁证,才能完整的理解这部影片。Philip Seymour Hoffman再现了一个敏感、时尚、脆弱、善良、多情、无助、自恋、坦诚、行为举止严重女性化的著名同性恋作家Capote,凭借在此片中的完美表现,夺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得主实至名归(看来角色越怪越容易得奖^_^)。一件看似简单的谋杀案,却能挖掘到背后如此丰富曲折的故事,除了因为题材的真实有料,小说《冷血》的深度描写之外,导演编剧的功力也不容置疑。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影片,表面平静无奇,暗地里波浪翻涌。
经典台词:”我们像同一个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的,他走了后门”


《飞越疯人院》之前一直以为是一部幽默喜剧,看完后发现错了。时隔30多年,这部电影依然给我极大的震撼。也许,人生就是一个大的疯人院.他不停的将正常人改造撑真正的疯子.将疯子像正常人一样供养. 我们无法容忍像McMurphy这样的有着同情心,有着对自由的强烈欲望,有的对权威压制毫不犹豫的抗拒,能够分清肮脏和纯洁的一个正常人,被关进疯人院,和真正的疯子或和McMurphy一样的正常人,关押在一起.用折磨的方式治病.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正在被这个社会所折磨吗?在片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疯子们正或坐或卧的在医院的走廊中玩耍,然后门开了,院长走了进来. 疯子们像被定了时的钟一样,安安静静的迅速的退让开.走廊瞬间干净和整齐了.在这一瞬间,疯子似乎不再是疯子,都变成了趋势圆滑的正常人,知道什么是权威知道什么是压制.就像我们一样.然后我们中如果有着和McMurphy一样的有叛逆性格的人,就会被当成疯子,当成病人,强加治疗,最后变成真正的疯子.也许这部片子最能打动人的,是演的是我们自己.
经典台词:”我试过了,至少,我试过了”
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


《天边一朵云》 也许是因为躺在床上看的这部片子,看完了仍然觉得模模糊糊的,说不上来什么印象。倒是对片中描写的夏天闷热无水的状态印象深刻。片中有很多赤裸裸的暗喻(应该说是明喻)和赤裸裸的床戏,有人说是”色情工业的文艺片”,挺贴切。
经典台词:”你还在卖手表吗”(也是全片唯一的一句正式台词)

《断臂山》; 电话调查


李安终于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我终于看了《断臂山》。据说李安坚持这个中文译名是为了暗合“断袖之癖”,想想倒也真有暗指片中两件血衬衣之意。不过觉得《断背山》也不错,忠实原著
也许是看片之前在豆瓣看了太多的评论,轮到自己看时竟未觉太多感触。
怀俄明州的断臂山,天高云淡,山蓝水青,风景在李安的镜头下安静舒缓,真实质朴。悠长的叙事节奏正适合这种独特的影片风格。
活泼轻佻的Jack和坚忍苦闷Ennis,两个性格决然不同的男人,在断臂山里的一段不伦之爱,令两人日后的生活彻底改变,都是寂寞惹的祸。最后Jack意外身亡, Ennis孤独终老,留下的只有两件套在一起的血衬衣,安静的挂在衣柜里抚慰主人无限悲寂的心灵。
影片中台词很少,导演用舒缓的节奏,朴实的生活和风景镜头,使观众能细心观察到角色的表情和动作,温暖的阳光,雪白的羊群,干净的衬衫和牛仔裤,Jack俏皮的嘴角,压的极低的帽檐,雪山湖水,青鸟翠鸣,篝火吉他,。。。所有这些精细的场景使得整部影片没有丝毫的晦涩乏味。
然而整部影片的基调是含蓄苦闷的,从两人在断臂山分手,之后20年的时间里,他们压抑着自身的情感,象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企图掩饰甚至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然而爱在等待中积累,在思念中渴望。他们所能最到的只有每年一块去钓一次鱼。期间两人的家庭经历了决裂和磨难,留给两位妻子的是永久的伤害,是一种无法诉说的痛。影片的最后,JACK和ENNIS的衬衫套在一起,两人的血早就随着时间凝固在一起,无言的终结。李安将一个中国式的意象完美地用在一段美国西部的历史当中。
影片结束时才发现,这片子就是郁闷人的。

下午接到一个调查电话,是CNNIC委托央视调查作的一次互联网信息调查,不知道怎么就抽到了我的站。问题很多,足足说了20分钟,第一次接受这样的调查,比较好玩,呵呵。

《黑暗中的舞者》《海上钢琴师》《燃情岁月》

有点空闲时间,就把躺在硬盘2个月的几部片子看了,权当补课。

《黑暗中的舞者》第一次见到比约克真身,之前一直以为是位美女。。。里面的歌舞场面很美,与现实残酷的故事格格不入,对照鲜明。最后绞刑的一场戏,让我想起《可可西里》队长被杀的场景,快的没有任何铺垫和煽情,却给人无限的震撼。


《海上钢琴师》与《黑》相似的是,音乐在片中占了极其重要的成分。Tim Roth的形象气质与角色十分吻合,佩服导演的慧眼。最喜欢片中的几处场景
1、1900和Max在海浪中弹奏华尔兹,随波逐流,随心所欲,^_^
2、1900提着行李走下长长的悬梯准备踏上陆地,却在中途止步,考虑良久,将帽子抛向空中,毅然返回船上。此处的长镜头独特的角度和手法,将光线,人物,游船,城市表现的非常完美。
3、1900在录音时,看着窗外的女孩,心潮澎湃,手指拂动琴健,舒缓优美的乐曲随即飞出
4、1900与爵士之父在船上斗法,小包袱抖的很好,直到最后1900用琴弦把香烟点燃时我才明白他的用意,三个字:酷毙了
这部影片中的钢琴曲堪称经典,收藏&分享之(第一首是上述片断3的曲子,第八首是PK时凭此取胜的节奏极快的曲子,第二十首是PK时1900现学现用的曲子,现在CCTV10的人物栏目片头曲就用的这首)
01.PlayingLove
02.TheLegendOfThePianistOnTheOcean
03.TheCrisis
04.PeacherineRag
05.AGoodbyeToFriends
06.StudyForThreeHands
07.TarantellaIn3rdClass
08.EnduringMovement
09.Police
10.Trailer
11.ThanksDanny
12.AMozartReincarnated
13.child
14.MagicWaltz
15.TheGoodbyeBetweenNineteenHundredAndMax
16.GoodbyeDuet
17.NineteenHundredsMadnessN.1
18.Danny’sBlues
19.SecondCrisis
20.TheCrave
21.NocturneWithNoMoon
22.BeforeTheEnd
23.PlayingLove
24.ShipsAndSnow
25.NineteenHundredsMadnessN.2
26.ICanAndThen
27.SilentGoodbye
28.Portraits
29.LostBoysCalling
收听地址: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949174/


《燃情岁月》当时的布拉德皮特年轻英俊,金发飘飘骑着骏马从草原上飞驰而来时,定能俘获不少女影迷的心。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的表演则深沉内敛,富有层次感。辽阔的西部草原风光无限,拿来当风光片看也是不错的。

PS:只记录不评述。。。

人格的力量是无穷的—永远的艾尔帕西诺—单身节重温《闻香识女人》


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1992)
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影片(剧情类) (1992)
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剧情类) (1992)
第五十届金球奖最佳编剧 (1992)

如果有人问,一个演员能否凭借其超凡的演技成为一部影片最耀眼的亮点。回答是肯定的。艾尔·帕西诺在本片中魅力四射的表演堪称典范。翻看浩如烟海的电影史,你很难找到比这个更复杂的角色了。暴戾、自负、抑郁、好色、正直且富于同情心,不仅如此,角色生理上的缺陷也极大地制约了演员对情感的表露。因为那意味着被迫关闭一扇心灵的窗户。

然而,所有这些都未能限制艾尔·帕西诺的发挥,反而成全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表演空间。当我们再次回味影片中弗兰克拥抱理想时的兴奋与不堪重负时流露出的苍凉和悲怆以及两种情感间顺滑、自然的过渡,你不得不对大师超凡的功力折服。在影片《女人香》中,艾尔·帕西诺再一次用厚积薄发、张力十足的表演塑造了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角色。

退伍军官弗兰克(艾尔·帕西诺)是个丧失了光明的残疾人。同时也丧失了对人性的信任和生活的勇气。他把自己的心灵闭锁于无限的黑暗当中,并决心在完成一次“回光返照”似的旅行。弗兰克的计划很简单,去大都市纽约,花掉所有的退伍津贴,住豪华酒店,吃大餐,看望长兄, 找个美女上床,开上法拉利兜风,然后在房间里体面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来到大都市的弗兰克就好像变了一个人, 超乎常人的嗅觉, 丰富的生活阅历, 脆弱而固执的自尊心, 上流社会的做派打扮, 计划中生命的最后时光里, 光彩照人的背后, 却时常流露出无奈的凄凉和落寞.

影片中最出彩的地方有两处:

第一处: 在餐厅里的那段探戈,在小小舞池中,弗兰克中校完全脱离了生活中那令人生厌的面孔,变得神采飞扬,风度翩翩,虽然双目失明,但仍然从表情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期待. 在众人的注视下和刚认识的美女完成了人生最漂亮的一次探戈舞. 这段舞曲就是耳熟能详的<Por una cabeza >.(翻译成中文叫“只差一步”)
附相关资料:
電影上播放的是它的交響樂版本。它是由 Carlos Gardel 作曲和 Alfredo Le Pera 作詞,在 1935 年發表的. 我想一定有人是因为艾尔帕西诺那一场撩人的探戈而去买这张作品。这是一首典型的阿根廷式探戈,热情浪漫得无以复加。以至于看过了《闻香识女人》之后完全被感染,再也无法体会在《辛德勒的名单》中,片子一开场时也曾出现过的效果。
小提琴高调又内敛的引领着旋律,犹如踩着探戈舞步的女人,有着高贵的步伐傲视一切的态度,对舞伴欲迎还拒,纠缠其中,而钢琴在音乐高潮到来前有力的击键,仿佛是在下一个旋转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就出发,去征服这个舞池。 自诞生以来,成为电影中探戈的首选舞曲,钢柔并济的旋律似乎适应着每一个角色的心理任何一个场景的铺垫。
帕尔曼—— 一位演奏过所有古典小提琴名曲,更为电影《辛德勒名单》演奏凄美主题音乐的小提琴家。约翰·威廉姆斯——一位得过五次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大奖的作曲家。当代音乐界两大巨擘生平首度联手,在这张专辑中演奏一阙又一阙温婉动人的著名电影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由阿根廷探戈无冕之王Gardel创作的那首“Por Una Cabeza(只差一步)”,这是一首在《辛德勒名单》、《女人香》和《真实的谎言》中都出现过的著名探戈舞曲。这首Tango风格的曲子,曲式为ABAB,首段呈现慵懒以及幽默的口吻,进入到B段转小调,转而呈现激情的感觉,接着又转回大调。由小提琴和口琴作对位和声的表现。两个部分那种前后矛盾而又错落有致的风格充分的展现了探戈舞中两人配合的默契。进入B段后的激情将舞者与观众的情绪推到最高点。然后突然做减慢,回 到首调收尾。整首音乐在帕尔曼精湛的演奏下委婉、激荡,尽现了探戈舞曲的精制。
一首曲尽,而脑中的旋律挥之不去,犹如一场没有尽兴的舞蹈,永远只差最后一步,总是怅然若失。
听它,永远也只差一遍.

第二处: 在查理学校的礼堂里,弗兰克中校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凌厉干脆的演说,震惊和征服了所有人.

“这地方的格言是什么?出卖同学,最要紧是自保,不然我们干掉你!大难临头时,有人飞走有人留下,查理面对困难,佐治则躲在老爹的权势后面,至于你们,你们打算赏赐佐治、毁灭查里。……树干折,摇篮跌,大丈夫和领导者的制造者,留心你们制造的是什么领导人,我不知道查里的沉默是对还是错,但我知道,他不会为保自己的将来出卖人,这叫忠义,叫勇气,这才是领导人的素质,我一生经历无数的转捩点,从来我都知道什么是正途,但我从不走正途,为什么?因为走正途太辛苦了!而查理,他在转折点上,选择了他的路,而且是正途,是原则之途,通往人格之路,让他继续走这路吧,别毁灭他,保护他,拥抱他吧!终有一天你们会为此感到骄傲!呼啊!”在这句掷地有声的话作为结尾响彻在贝尔学校礼堂里时,全场响起了掌声。一起非同小可的学校事件就这样顺应民意地结束在还没有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勒死的明亮的气息里……

最后,弗兰克中校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 拾起那个在影片开始时被扔出窗外的枕头,对小外甥女说:我们和好吧, 远处的查理,微笑着看着这个喜欢称自己为儿子的老男人, 一切才刚刚开始…

用大一点的话说是人格的力量震撼我。有机会在黑暗里面对自己静静地问自己,是否有勇气正直地不顾一切地固守一些可贵的东西。不管岁月沧桑,一任大江东去。查理的诚实让许多人深思。我想。尤其在这种年代。其实人们并不拒绝高明的教化,只要不是太露骨太拙劣。

艾尔·帕西诺真是大家风范。演绎动人。老境的悲凉与往日的荣耀,纠结不清心气难平。英雄迟暮了此时。会一美貌女子后的叹息,和着凄清的音乐,直入内心。跌跌撞撞闯过喧嚷街道车流的负气任性,欲自决的狂暴固执,最精彩的该算在满席师生面前反虚伪主流的声震屋宇的辩驳。也许观众会检视自己,面对流去的日子面对沉重浮生,如何走过。不管表面如何坚硬,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关怀真正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尤其往日雄豪此时弱者。不愿承认不甘面对这事实,极力掩饰,极力逃避,最后只有永远逃避。海明威,永远的硬汉形象要永存人们记忆之门里。好在他遇到了查理,每个人都会脆弱,两个被不同烦忧困扰的人更容易理解彼此。重建勇气的过程可能会很艰难很漫长,但也可能,很简单。一句话,甚至,一个微笑。

“永恒的女性引领我飞升”一位诗人如是说。大学时看见它清清楚楚挂在中文系学兄的床头。艾尔。帕西诺对女子的情感美妙绝伦。政治女教师给他希望——其实是满足我们美好善良的愿望。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最珍贵的童心—看到这幅海报,约翰尼·德普那苍白干净的脸,纯净虚弱的眼神,令人顿生好奇。基本上算是一部儿童剧情片,其中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天空和寓言意味。看过《剪刀手爱德华》《忠奸人》《加勒比海盗》等片中的德普,再看看这部儿童片中的精彩表现,堪称天才演员。

救世主 The One

李连杰2001年在好莱坞的一部片子,除了功夫还是功夫,玩起了精神分裂的玄虚,一人分饰两角,左右手互博。剧情苍白,线索混乱,片中的一些躲子弹的特技镜头跟《骇客帝国》如出一辙,难怪有人说,《The One》彻头彻尾是一套集《骇客帝国》、《复制追杀令》加《终结者》的科幻片。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Brighter.Summer.Day

1991年出品
导 演:杨德昌
主 演:张 震 杨静怡  王启赞

·第二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原著剧本奖

·第四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第三十八届《电影旬报》电影奖最佳外国导演奖

·第四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评审团大奖

A.Brighter.Summer.Day,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两部影片在主题上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苦闷的社会大环境下,飞扬的青春、压抑而敏感的少年,懵懂而残酷的世界,近4个钟头的长片,看完后一声长叹。

附几篇评论: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80096344_sutramovie/66.shtml
http://public.dixia.net/printpage.asp?BoardID=3&ID=5766
http://hot.tianyaclub.com/show.aspx?id=769021
http://www.yongran.com/qibao/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

[麻将].Mahjong.1996.

通篇找不到一颗麻将牌,但是导演杨德昌用镜头打了一局人生的麻将。该片中的几个演员在《牯》片中有过演出,特别是张震,令人刮目相看。

台北的霓虹灯曾经让罗大佑想起了他的鹿港小镇,可是,却也同样照亮了那些在夜火中起舞的少年。物质、肉欲,成为他们绝望的理由,也成了他们荒唐渡过那些暗无天日青春期的借口杨德昌的《麻将》与其说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一场戏剧式的寓言。据说,麻将那玩意儿是下西洋的郑和发明的,初衷就是排遣水手们在大风大浪中思乡的寂寞。由于出海航行的人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辨别会刮什么样的风,于是麻将里便有了“东、南、西、北”风,而且撑帆抛锚的绳索与装淡水的竹筒等等也都被物尽其用地安插进了牌中,又因为那时航海没有现代化的日期记录,只能以日出日落和节令变化来辨别一年四季,所以麻将里甚至还包括了“春、夏、秋、冬”四季“花牌”。其实,玩麻将的人都知道,麻将在手,就在玩一场游戏,有的人也许一开始就有一副好牌,于是只等摸宝就行,有的人却抓了一副差牌,只能百般算计,既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点炮。拿起了麻将就等于要面对大风大浪,拿起了麻将就等于要寻觅着芸芸众生里最危险的那个对手,他能提供给你吃牌和碰牌,甚至胡牌的机会,但同样也能让你一败涂地的输红了眼。游戏就是这样的矛盾,规则也就是这样的合理,输赢都只在于你到底下多大的注,而入局了,也就别再想着退路。于是,在灯红酒绿中穿梭,谎言肉欲里沦陷,人生好比麻将,倘先天便成长在有钱的家庭,又有着聪明的头脑,就好比抓了一副好牌,无论怎么打都会很顺,但也保不准会阴沟翻船。可是如果情况刚好相反,那就不得不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出手谨慎小心,这样兴许还有翻盘的可能。麻将啊麻将,有人赢得盆满钵盈,有人输得倾家荡产,有人一鼓作气不醉不休,有人见好就收修身养性,有人开心,有人气馁,有人高兴,有人上吊。于是麻将桌上少不了喧嚣热闹,也少不了寂寞苦熬。或者杨德昌借用《麻将》这个名字的原意就是如此,麻将与生活一样,都不在于你抓到了一副什么牌,而在于你怎么样去玩它。无论如何讲述,也总是带着几分悲天悯人的味道。
二红鱼带着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牌局法则混迹在成人世界,就像是摩西带着上帝的指示穿越茫茫的大海。他假扮弱者,他假扮强者,他在台北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好像赌场上的老千,用眼神嘲弄着无数旁观众生的脸。他本来可以是最大的赢家,可是到了牌局的最后,他却发现自己的父亲用死为他撞开了另一扇门,那些关于爱和温暖的光线却让栖身黑暗的他瞬间崩溃,那些冰冷的教条也开始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身体。他无法变成冷酷心肠,因此也就无法对自己父亲的死无动于衷,他以为自己已经深谙游戏规则,可是却发现生活远比他想像得要千变万化。他也成了被骗者。他只能茫然地问“老爸,你怎么这样告诉我!”在黑暗的房间里,戴着棒球帽的红鱼把最后的一腔热血变成了子弹与控诉,在凌厉的长嚎中,他的眼泪比刀锋更冷。他一枪枪射向邱董,射向那个撕开温暖的表象后人骗人,人吃人的世界。在一闪闪的枪火中,终于将红鱼最后的挣扎掐灭。那些教条成为了陷阱与黑洞,而红鱼的青春与血肉却已经在其间消亡。英俊的香港也在这场牌局中被毁了,他的骨子里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他以为自己可以玩弄一切女人的情感与身体,却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比他更浪荡更不信感情的女人,他的嚎啕大哭仿佛是在哀悼那一夜又一夜漫长而又假装的坚强,镜头冷漠地在台北的夜空盘旋,带走了喧哗,带来了寂静。只有牙膏还在逞强。在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只有他还打着阿弥陀佛的幌子四处游荡,并布道似地向那些懵懂却又比他更年轻的孩子讲述着这个牌局里的秘密。尽管一张张稚气的脸上写着的都是谎言,可是沧桑与无知却又拥有那么多的相似。他们还有赌本,不相信“玩下去,就等于输下去”的现实。他们是三五成群的少年,也注定是伤口与疼痛的留念。
三红鱼说:世上的人只有两种:傻子和骗子。骗子骗傻子,傻子甘愿被骗。红鱼说:不要动感情,只要动脑子。要用你的脑子让别的人动感情,那他们只有听你的份儿。红鱼说: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如果告诉他们要什么,他们只会对你感激涕零,任由摆布。看完了《麻将》,也看完了那些青春的残酷法则。一个只知道世界上什么都是假的的人却因为一次真实的死亡而醒悟,一个天天玩弄女人的人却终于不小心被女人玩弄。只有伦伦和马赫最后终于拥抱,终于接吻,终于在一起,在那个梦幻一样的夜晚,喧嚣的人流把人看得泪眼潮湿。这桌麻将终于告一段落,只有最后的输者,没有真正的赢家。杨德昌仿佛在倾诉着什么。没有愤怒,没有咆哮,却让一束光照亮了一座城市里角落中的孩子,照亮了他们的生命,照亮了他们的成长。在这个堕落的年代里,没有青春的告白,只有青春的控诉。在夜的城池,夜的台北,一批批少年默默无声而又前仆后继地上路,魔鬼用美丽诱惑着神的孩子们,谁都不知道他们的未来将去向何方。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仿佛是已经坏掉的玩具,村上春树在《青春的舞步》中这样写:“跳舞吧,别去管什么意义,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不存在。”而他们也只能用自己那苍白的青春舞蹈去修补那些满目疮痍。网易文化 公子羽

附一篇评论: http://bbs.yunjian.com/viewthread.php?tid=10799
电影往事.Electric.Shadows

首先得说这个英文名很有趣,电子的影子=电影吗? 哈哈
这是今年看到夏雨的第二部影片,讲述一段露天电影院的遥远故事,相信能勾起很多25岁以上人的回忆. 非常写实的风格,在国产影片的低谷,带来一股清新气息。值得一提的是两位小演员,片中的毛小兵和玲玲,自然生动,毫不做作,非常难得。还有夏雨的大舌头普通话,逗极了。

向日葵.Sunflower

孙海英饰演的父亲和陈冲饰演的母亲,勾勒出了中国七十年代大多数家庭的形象,两位老演员的功力不容置疑。
片中很大篇幅描述了父子之间的激烈争吵和相互关爱,父爱是伟大的。
整部影片是温情的,舒缓的,不紧不慢的讲述了30年的时代变迁,家庭和社会的变化,文化和信仰的变化,令人心生唏嘘。影片的最后,一盆向日葵点出了主题,生命永远是向上的。

[凤凰琴].COUNTRY.TEACHERS

学生时代看过小说,最近在BT上见到这部片子就下来看了,小说的男主人公张英才变成了女教师张英子,其他没什么可说的,1993年的电影,脱离不了那个时代的印记。

忙碌的国庆日

难得有如此清闲的几天休息日,白天赶着学车,晚上凑着聚会,倒也算过了一个忙碌的国庆节,再剩下的时间只有看电影了。
《逍遥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
《四兄弟》Four Brothers
《盗火线》Heat
《12猴子》Twelve Monkeys
《美丽上海》Shanghai Story
《暴力史》A History Of Violence
《绝密飞行》Stealth
《毁灭之路》Road to Perdition
《地铁惊魂》Creep

通过驾照理论考试;继续看电影

首先小小庆祝一下,顺利通过驾照理论考试,97分。很多年没有这样认真地备考了,看书的时候仿佛又回到了患得患失的学生时代,一切以分数为考量的青葱岁月。。。感觉很有趣。

近期观片:
《Malefique 圣歌》
少有的法国恐怖片,严格说是惊悚片,不同于鬼片和血腥片的是,没有太多令人不适的镜头,但从气氛营造上,从演员表演上,从音乐上,圣歌都应该算是精品之作。取材于监狱的恐怖片虽然很多,但该片的确与众不同。

《Flowers.of.Shanghai 海上花》
实话,这是一部很闷很闷的片子,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又没有合适的情境,很难去认真品尝个中滋味。
我看的是沪语版,即使梁朝伟和李嘉欣的发音带有粤语味,仍掩盖不住那十里洋场上海花悠长暧昧的风情。
这是一部很中国的片子,内敛,压抑,不动声色的一味延续下去.虽然沪语与粤语的交替使人初初看着十分艰涩,但入了境,便觉得自己已闯入了这个世界去.

长三官人和她们的客人们在封闭的狭小空间内,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悲喜.饶是千伶百俐,仍是逃不过情,欲二字.
只是她们不再是通俗意义上杜十娘或红拂似的烟花奇女,她们精于算计,她们相互倾轧,她们将倌人和客人的关系把握的真实而准确,每个女子,最后都走向了无爱,但很好生存下去.
导演侯孝贤冷眼看生死的手段十分高明,渐渐的铺垫,渐渐的入戏,压抑的气氛最终成功的渲染到我.
这空洞的世间情意,不过是一场海上烟花.
看见了,熄灭了,留下的不过象张爱玲所言的--"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Waiting.Alone 独自等待》
不太起眼但让人惊喜的一部青年电影,导演伍士贤最难能可贵的是拍出了当代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有点理想,有点颓废,有点自信,有点坏心眼。简而言之,不做作。(这是很多在电视屏幕上四处流窜的三流电视剧的致命伤。)这一点也掩盖了剧本故事的巢臼。威尼斯影帝夏雨的表演张力十足,举手投足透着京味。两位美女 李冰冰 龚蓓苾(奇怪的名字)表现尚可。吴大维、李霞小小客串,而且影片的最后,居然看到发哥了。。。面子真大。
电影最后的字幕:“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

《Night.and.Day 日日夜夜》
没劲的一部国产片,明显是奔着国外的什么什么奖去的。。。。

《求求你,表扬我》
王志文的台词仍然了得,就是一个好听!

还有这段台词:
古国歌:什麽是幸福?
杨红旗:幸福啊?
古国歌:嗯,你怎麽看?
杨红旗:幸福那就是,我餓了,看別人手裏拿了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他穿了一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你蹲那兒了,你就比我幸福。

转自 老晃影评:
《求求你,表扬我》好多人都说看不懂,我看这可以理解。黄建新导演的这部电影,话题确实太过严肃,手法确实太过诡谲,态度确实太过暧昧,隐喻也确实太多太密集,但这些绝不妨碍我们领会这电影暗渡陈仓的狡黠,和隐匿其后的大气魄。这狡黠和气魄,恰恰是黄建新电影对社会现实一贯的冷峻旁观,若干年来,它从未有过动摇和妥协。我看这很了不起。

新闻的道德焦虑是个大问题,有大学问。新闻的道德焦虑,说到底其实就是新闻人的道德焦虑,新闻人是什么?就是掌握话语权的人。他们掌握话语权,但也是,且仅仅也是人。

这故事里有没有大奸大恶?我看除了那个吊儿郎当的强奸犯,没有第二个。杨红旗为什么那么轴?就像《埋伏》里的冯巩,《谁说我不在乎》里的吕丽萍,回答是:为了尽孝道。杨红旗他爹杨胜利一辈子做好事又是为了什么?甚至都到了有病不医,还把国家给的救济金拿出来捐给希望工程的地步,至于吗?回答是:那是他最在乎的道德。欧阳红为什么不说实话?她步步为营,却陷救人的杨红旗于不义,陷揭露真相的古国歌于不仁,弄得自己也是鸡飞蛋打,还必须用和杨红旗睡觉来平衡内心的焦虑(也有人说没睡)。她何必?回答是:她是一个女人。古国歌又为什么,他为什么选择辞职,为什么宁可失去女人、失去前途、失去一切,他冤不冤啊他?回答是:他得了道德焦虑症。如果说这些问题都有了确切答案,那唯一的问题就是,导演黄建新为什么要将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牢牢定格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的红旗上?——苦苦寻求表扬的是谁?杨红旗。这不会仅仅是个巧合吧。
片子的技术瑕疵我不想多说,摄影、剪接、美工、个别演员的表演确实都有叫人不爽的地方,而且这点儿不爽已经足以让这部电影在“是否好看”这个严重问题上大打折扣,但我仍然觉得这些不是最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导演并没有失手!如果他拍一个全然的喜剧,反而要沦为笑柄。

南京、北京这样的老城,总有数不清的古老城墙,总有逃不出的历史宫殿,但现代对传统的厌弃却并不因此放慢步子。这是影片的一个底色,但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身为名牌记者的古国歌突然发现自己从一个寻找事实真相的新闻喉舌,成为了一个凶手!而且受害的还不仅仅是一个欧阳红,还有杨红旗,还有杨胜利……这个巨大的身份错位让他惊骇,也使他的世界观、道德观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的确,一个热心肠的新闻人,他只是照章办事,他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他爱岗敬业,坚持奉行职业道德,但最后却变成了一个公众的施虐者,一个伤害了很多人的人。这应该是个很沉重的打击。
影片结尾突然有些超现实,镜头的隐喻如同狭长的甬道,令人困惑和恐惧,比如古国歌在故宫的人流中逆向奔跑。逆向奔跑,这是一个典型的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反思者的形象!在滑稽、荒诞感的背后,在生动的喜剧退却之后,这电影想说的恐怕正是这个。

黄导的电影,起名字都很俏皮,什么《站直了,别趴下!》,什么《背靠背,脸对脸》……故事也都透着荒诞,透着苦涩,且总是热衷于从一个很小的切口撕开,露出很大一片的鲜血淋漓的社会现实。这个本事,学问大得很。

《Coach.Carter 卡特教练》
一部成功的励志电影。基于生活原型的故事情节,令电影在120分钟里生动流畅,跌宕起伏。

《Kingdom.Of.Heaven 天国王朝》
由于对宗教和历史的不熟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睡着了,惭愧惭愧。所谓的大场面大制作在今天看来也了无新意。帅哥奥兰多还是不错的,女演员伊娃·格林在《梦戏巴黎》中曾有非常大胆裸露的演出。

《The Amityville Horror 阴宅》
影片根据当年曾经轰动一时的真实事件改编,1979年就已经拍成电影,此片为重拍之作。
故事结构同《闪灵》有些类似,恐怖指数:****

《Friday.After.Next 下一个星期五》
《Scary.Movie.3 惊声尖笑3》
《Romance 罗曼史》

电影如果有性别,它会是He还是She?凯瑟琳·布雷亚如是说。

玛丽是位普通的小学教师。无倾国之色,也无魔鬼之身。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的女人。
保罗是位模特,按照通行的标准,他是个美男子,俊朗而忧郁,该是一个绝佳的情人。
他们是情人。
而这对普通的情人中间,却发生了点不普通的故事。
女人从对男人性欲冷淡的忍耐到最后的偷欢,从开始的浅尝即止的一夜情到最后的放纵甚至和校长玩起了捆绑游戏,从对性欲的简单寻求开始走向对生命延续的渴望。直到最后,女人怀孕并用煤气杀死了男人。

布雷亚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点让她有别于其他的著名导演(奇怪的是她的前男友吕克贝松却是个善于玩镜头语言的能手)。如果换了任何一个好莱坞的导演,绝对可以将《罗曼史》做成一部绝佳的商业悲情片。但她是布雷亚,这个17岁开始写出第一部成人小说的叛逆女性,她按照女人最初的感性来编排剧本,她用一种令人不安的冷静画面、精细的人物描绘和令人瞠目结舌的性图象,从女性的视角去思索性与爱的关系,思索情感与生命的价值,在她的指挥下《罗曼史》成为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电影。布雷亚的电影一定是She。

生活实在无趣,却看了太多电影

《Reservoir.Dogs》(落水狗)
昆汀作品,他本人还在片中串了个小角色。同《低俗小说》的结构有些类似,初看一遍时很难理解。
转一段分析:
没有既定的立场,没有权威话语,没有固定信念,没有做事的原则,仅仅为自己好,在位置的情况下作出穿透性的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粉红先生”是唯一拥有自我的人。他也是唯一个在影片结束时依然不知道名字的人。只有他属于自己,他掌握自己的命运说自己的话。其他人都是某种权威信念的奴隶,不论他们多么酷多么有性格多么引人注目。他是一个后现代的英雄。在无数传统英雄的影子下塑造一个仓惶而逃的后现代英雄,这就是《落水狗》的目的。

《Drank.Drank.Drunk》(千杯不醉)
杨千桦 吴彦祖主演,尔冬升导演。一部不温不火、了无新意的都市爱情喜剧。也可以看成是百威啤酒的广告片。
《RedEye》(红眼航班)惊悚片,男女主角的出色演技在气氛、音乐、背景的衬托下格外引人入胜。特别是智勇双全的女主角值得我们学习。;)
《S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
最经典的音乐影片。音乐和舞蹈是该片的灵魂,大段大段的歌舞表演让观众如痴如醉,主题曲《Singing in the rain》至今仍耳熟能详。
《7.Seconds》(7秒钟)
又是一部合力犯罪的影片,看多了真有些审美疲劳了。。。。
《天下有贼 100个》
傅彪、崔林(《17岁的单车》的男主角)主演。虽说影片拍的极具实验主义风格,但是缓慢拖沓的镜头,漫无表情的画面,莫名其妙的剧情让观众感到很难受。
如果不是傅彪的逝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拍过这样一部电影。愿彪哥一路走好。
《寻枪》
国内少见的好作品,与《阳光灿烂的日子》相比,少了些时代的沉重感,多了些生活的黑色幽默。拖着尾巴的四川话令本片增色不少。
《Anger.Management》(以怒攻怒)
亚当桑德勒的又一部喜剧作品。用一个近乎荒诞的故事情节表达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压抑、愤懑、不满的群体心态。
《The Island》(神秘岛)
科幻电影,讲述克隆人的故事。
《The New Guy》(新丁驾到)
校园喜剧,一个高中生的美国式意淫。
《Dorm Daze》 (混合宿舍)
校园喜剧,无数的巧合,无数的误会,构成了此片。记忆力不好的朋友慎看此片,真的会让你头晕的:(
《Pirates.of.Silicon.Valley》(硅谷海盗)
讲述苹果和微软发家的故事,从中了解到一些当年的历史。不过从电影作品的角度看,拍的真滥!
《Gouttes D’Eau Sur Pierres Brlantes》(干柴烈火)
《The.Unusual.Youth》(非常青春期)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超女总决赛 Google Talk

《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应该算是一部台湾产动画片,如先前的《梁祝》一样。Q版《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会说“UNDERSTAND”这样的英文,甚至还有目前颇为流行的台湾俚语。在片中,唐僧精通知识与医术,志向远大却生性胆小,但有时则很固执,不知变通;孙悟空则是一只聪明灵敏勇敢的猴子精灵,拥有一身中国功夫,是一行人的向导兼保镖,但个性急噪缺乏耐性容易冲动难以驾驭,急了还会骂唐僧是“娘娘腔”;而沙僧是一只龟精灵,力大无穷心地善良,负责挑运行李,他童心未泯喜欢玩纸风车及养小昆虫……
想说说几位配音演员:阿雅为红孩儿的配音有点稚气又有小男孩特有的气质,非常可爱,为猪八戒配音的NONO和为牛魔王配音的彭恰恰,表现非常到位。而为孙悟空配音的五月天成员玛莎和为唐僧配音的陈绍荣明显不专业,语气、感情、吐字都很糟糕,实在是败笔。

今晚看超女总决赛,非常失望。本以为会是一场精彩的超女Show,结果办成了央视风格的春晚,全长3个多小时里,选手们唱歌的时间还不到1/3,反而是大量的回顾,访谈,外景和广告充斥着电视屏幕,整台节目乏善可陈,拖沓至极。同时天涯上的评论火爆到了疯狂的地步,结果出来后,网友们总结出一句极经典的评语:张冠李戴!

今天试用Goolge talk,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只有900k的小软件,GOOGLE不愧是偶像级的软件公司,永远都是最前卫最抢眼的。
需要用Gmail帐号登陆。
如果想体验这个软件的朋友却没有gmail帐号,可以向我索取邀请权。xiaoma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