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悲剧

今日看片《儿女一箩筐》《洛丽塔》

《儿女一箩筐》 喜剧片,讲述一个有12个孩子的家庭故事。贝克夫妇原打算要8个小孩,可最终却得到了12个孩子。8和12都是很吉利的数字,象征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时光流转,这个在美国也不多见的家庭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最终贝克夫妇放弃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全心全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部典型的反应美国价值观的喜剧电影。这种故事在如今的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说政策问题,除了大富之家谁养的起12个孩子?呵呵

《洛丽塔》中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自宋代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苏东坡之间的一次文人间的调侃。原因是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一次聚会上,作为好朋友的苏轼做了一首诗来开玩笑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一树梨花压海棠”指的就是白发与红颜,即老夫少妻,是“老牛吃嫩草”的一种委婉雅致的说法。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雷斯。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女“洛丽塔”,其“身世”可谓坎坷!
就是在美国那么号称自由的国度,原著《洛丽塔》都曾因为乱伦和大量的性描写而作为色情小说而被列为禁书。拍成电影后也曾被禁演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洛丽塔》已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的是删节版,总之片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堪入目的性镜头,没有任何理由禁演这部片子。
有人称纳波科夫为散文体的小说大师真是一点也不为过。《洛丽塔》是他从俄国移居美国后用英文写成的。他的文章有着散文的行云流水`天马行空的大气(我指的是文风,不是指情感),细节和心理描写是他所擅长。将一个羞怯`自闭`神经质但内心充满着火一般狂野的男人的内心世界展示得淋漓尽致,将一段惊世骇俗的畸恋展示给世人。
曾经想过,假如我是那个十二岁少女洛丽塔,如果有人那么专注地爱(是爱吗?)和呼唤我,我定是浑然不觉的,毕竟,作为一个无知而善变的幼童,对未知世界,包括性,有的不过是一种好奇罢了。而正是她那种不假修饰的不羁和叛逆使她成为了一个脆弱敏感的男人心中的女神,从他认定她是他曾经逝去了的年轻的爱的那一刻起,他的目光和心就成为艺术工匠,雕刻和包容她的一切美和丑。追逐的其实还是梦!性,不过只是一种拥有的方式罢了,这也是狡黠的作者的游戏。套着所有人都津津乐道的性的外壳,其实是绝望和幻灭。
———所以注定了掠夺了亨伯特的洛丽塔的克莱尔.奎尔蒂必死,必死在他的枪下。
当洛丽塔蜕变成一个俗气丑陋的孕妇,她的情人`她的继父想“不要紧,纵然她的眼睛暗然如近视的鱼眼,纵然她的乳头肿胀,溢出乳汁来,纵然她那美丽、年轻、鲜嫩、天鹅绒般纤软的三角区被玷污了,被撕裂了——纵然这样,我只要看一眼你那忧郁的面容,听一听你那年轻沙哑的声音,我仍会万般柔情翻涌,我的洛丽塔。”;当死亡向亨伯特一步步迫近,当他再回首俯瞰世俗尘世的欢歌笑语的时候,“倾听那微微的音乐般的震颤,倾听那轻轻的嗡嗡声中间或迸出的欢叫声,然后我明白了,那刺痛心肺、令人绝望的东西并不是洛丽塔不在我的身边,而是她的声音不在那和声音里了。” ;他如同告别般的交代好自己的一生,死亡不过成了唇边的一抹微笑:“我正在想欧洲野牛和天使,在想持久的颜料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而这是你与我能共享的唯一的永恒,我的洛丽塔。” 呼唤的还是洛丽塔!可是她知道吗?!
绝望竟是如此美丽!生命之光和欲念之火都会熄灭,而爱,不会。绝望成就了这段永恒。又或许,爱原本就是令人绝望的?

(以上部分内容引自东郭狼舞的影评:《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般情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